我是 Holly,刚加入一条不久的新编辑。
去年 10 月,在传统杂志社工作了 2 年的我,终于下定决心,拥抱互联网大潮。 经过历时半个多月的重重面试,我如愿以偿地加入到这个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大家庭。
其实,早在毕业那年,我就“久闻”一条的大名。一支支精心制作的短视频,动辄 4-5 分钟,看完却全然没有枯燥之感,甚至还忍不住分享给志趣相投的老友。
现在回忆起来,印象比较深的,一支是关于在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摆摊”十多次的美女艺术家郭盈光。
另一支则讲述了一对在香港买不起房的年轻情侣,将深水埗的一套破旧出租屋改装成了复古二手店,一边开店,一边自住,一住就是 3 年。  在全民刷抖音、快手的碎片化社交时代,一条不仅 365 天全年不断更,每一支视频都还保持着少见的高水准……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群人是每天有 36 个小时吗?
入职 3 个多月,有时候打开微信公众号后台,也总能从一些读者的留言里发现和我当年一样的困惑: “一条的短视频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你们拍摄一支视频的周期有多久?” “为什么你们总是能请到那么多明星、大咖啊?” 既然大家心中有这么多的问号,那我索性来玩一票大的:拿同事“开刀”,为各位揭秘“一条短视频”诞生背后的“血泪史”。
一般来说,一支视频从前期策划到最终上线,至少要经过 4-5 个阶段的打磨。从编辑、导演、摄影师,到剪辑、运营,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 角色不同,分工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相信看完下面 4 位同事的自(血)述(书),你对“我条”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为了找到符合一条调性的选题, 我成了互联网冲浪达人。” 编辑,Melody 虽然是新闻专业出身,但在加入一条以前,我是在传统媒体工作的。突然来到这么一间“快节奏”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我有过一段时间的焦虑和不适应。
首先是找选题。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调性,不是什么热点都适合,要在茫茫资讯的海洋里找到值得深挖的人和事,我硬生生把自己“培养”成了互联网冲浪达人。
潜入各种群组、下过各种新鲜出炉的 app,连跟朋友的日常聊天都进化成了“这能做个选题吗?”。 我朋友之前打趣说,我就是热点播报机,出来个什么新闻,基本没有我不知道的。
每周的选题会,都要像做汇报一样将准备好的选题罗列出“一二三”值得挖掘的点,那个阵仗不亚于读书的时候做 presentation 吧。
编辑部熬夜必备 基本每个编辑手头都是好几个项目同时操作的,因为嘉宾们是否接受你的约访是不可控的,很可能一开始答应得好好的,过几天就反悔了(变脸也是很快了 )。 稿件出炉后,有时候难题才刚刚开始。我碰到过最 tricky 的一个受访对象,一直跟我纠结“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问题,在多次沟通无果后,直接写了一篇千字长文发到我们共同所在的群组。 至于加班,害,我们不是在拍摄的路上,就是在写稿的路上。元旦三天,我写了两天稿我会乱说吗?
“2023 年拍香格里拉的一个古村落, 我们全组人都‘高反’了。”
导演,米福 我 2023 年就加入一条了,到现在 6 年了,粗略算了下,拍过的片子有 190 多支。 基本上每周都有拍摄,平均一周 2 条的工作量吧。
一条的导演基本都身兼数职。不仅要跟嘉宾、编辑、剪辑、摄影师沟通,还要兼职“美术+道具+灯光”,要知道这在一般的摄制组里,都是好几个人的事情。
在拍摄现场,时刻都精神紧绷,要处理很多突发状况。比如:有的嘉宾一面对镜头就紧张得说不出话,你得想办法打消他的顾虑,跟他顺畅地交流。 我们是用影像的方式去呈现细节,有时候挖到的东西也会成为编辑后期写稿时的补充。 印象深刻的拍摄就太多了,基本上每一支片子都有记忆点。2023 年的时候,去云南香格里拉拍一个藏族的古村落“九湖一山”。去之前做攻略,以为上山也就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路程,结果实际去到之后,光上山就花了一整天。
因为器材很多,每个人都是负重登山的,海拔从 2000 多升到 4000 多,我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那次拍摄回来,感觉整个人都垮了,在家休息了一周才缓过劲来。 我个人的极限差不多是 连续拍 30 多个小时,最长 21 天没有进过办公室
比较有成就感的一次,是去美国拍一位好莱坞的制片人,能够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可,算是我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了。
“为了给一支视频配字幕, 我零基础习得了藏语输入法。 剪辑,张ET 大家眼里的剪辑,很多都是夜猫子,我却完全相反。我是那种夜晚混沌、早晨清醒的人。 最早一次,可能是凌晨 4 点,还有一次,大年三十还在剪片。
碰到跟我作息一样的同事还好,但大部分人都是熬夜体质嘛,所以很多时候,我跟大家都像是活在不同的时区。
跟不同的导演打配合,也是不小的挑战。有的导演习惯前期拍很多素材,后期再慢慢筛选,有的则拍得“刚刚好”,后期缺东西的时候就很抓狂。 对我来说,我比较享受将杂乱无章的素材排列组合的感觉。灵感很多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儿,“叮”一下灵光一闪,后面就是技术活了。
不过,你们绝对想不到,因为这份工作,我还习得了一些“隐藏技能”,比如,用键盘敲出藏语。 那是给松赞酒店拍的一支视频,为了看上去更加原汁原味,主编决定配一个藏语字幕。原以为只要复制粘贴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但出来都是乱码。
最后没办法,我从网上找来一个藏文键盘一一对着敲。这里要给大家科普一则冷知识,表面是“上中下”结构的字,要从中间开始打,才能输入得出来!还有哦,你以为藏文的空格就是空格吗?too na?ve! 总共十个字的字幕,我打了一个多小时 ,最后才完美搞定。 
“最多的一次, 我们组起了 300 多个标题。 运营,BB
外人看来,我们运营的工作是琐碎而庞杂的,从给每一支要上线的片子想标题、在各个平台包装、呈现,到各种跨部门的合作、跨平台的推广。 它不是什么高端而神秘莫测的工作,只是内容生产中一项必备的环节。 虽然不直接生产内容,但能让内容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就拿起标题来说吧,我入职一年不到,最多的一次我们一个组就起了 300 多个标题……甚至因为起的标题不过关,这篇稿子 delay 了两周才上线。 相信我,你看到的每一篇“爆款”背后,都有一群为之头秃的人。 不仅上班的时候要“头脑风暴”,下班了还得继续头秃。我们组有个值班制度,一个月一次周末连续值班,一次 3 天。
因为是日播节目,虽然内容制作的周期早已流程化,但也架不住那些临时插进来的热点、受各种不可抗因素导致的延期。 总之,加班到“能看见凌晨 4 点的漕河泾”什么的,已经不值得一条记录的朋友圈了。
一个下午的时间,听完 4 位同事的工作心(倾)得(诉),我连续几次发出情不自禁的感叹,在心中默默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虽然一支视频最终呈现的版本只有 4-5 分钟,但它诞生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同事们紧密配合、环环相扣,只为做出更纯粹、更高质量的内容。

合伙人张晴老师在去年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团队曾经为了一篇非商业内容,单程辗转 28 个小时飞去澳大利亚, “这样的用心是被用户感知到的” ,所以一条的读者黏性很高。 那些反映普世价值、人间真情的故事,都在一条的报道下被更多的人知晓。
正是因为创立 7 年来一直坚守初心,追求品质和深度,一条的视频才在大众中产生了那么大的反响。 在张晴老师看来, 抱诚守真即是一种智慧 。就像她在下面这支视频中谈到的,身处繁华仍能保持聆听,站在 C 位仍然不改初心。
或许从上文的采访故事中,你也感觉到了,为了碰撞出更好的创意,一条的大家随时随地都需要“碰”一下想法,沟通成了同事之间最为重要的环节。 无论是在公司会议室、开放办公区,还是在老板们的办公室, 华为企业智慧屏(小名华为办公宝) 都是大家必不可少的智能好帮手。
编辑老师告诉我,过去开选题会的时候,都只有一个个人干巴巴地陈述,有时候讲到关键的地方,都得口头 highlight,才能帮助主编更好地判断。 自从有了这块神奇的屏幕,一边说一边标注核心信息,讲的人思路更清晰,听的人也不再迷失。

对于时常奔波在外、跟大家 “聚少离多”的导演来说,华为办公宝也是莫大的福音。无论身处何方,只需扫一下码即可轻松入会,完美摆脱了会议室的线缆束缚。
拍摄行前会议时跟摄影师讲解构图、拍摄过程中及时跟 in-house 的同事 update 项目进度,自从有了华为办公宝,大家的效率都“蹭蹭蹭”地往上涨。
投屏、书写 N 合 的设计,随时可以在荧幕上进行标注、创作,再也不用担心因为记性不好而忘记讨论出的 idea 啦~ 时尚灵动的设计、极简的轮廓、芭蕾腿一般的艺术支架 ,给人一种温润优雅的轻盈感。
4K 极清投屏,超清画质 ,让参会的大家体验到沉浸式沟通的投入,开会更有仪式感。
开完会后无需整理, 会议纪要扫码一键带走 ,有效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大道至简,简单,就是一种智慧。 华为办公宝,你工作路上的好帮手。
推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点个“在看“,2023 工作更上一层楼

▼  点击“阅读原文”,智慧办公,一屏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