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到最后。”——约翰·列侬
01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得到了广泛的认同。2023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等机构均看好中国,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增幅可达8%左右。

02

毕马威对中国来年的表现更为乐观,认为2023年中国全年GDP增速将达8.8%;而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复苏的主力,取决于消费、服务业的持续回暖。

0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列出的2023年八大重点任务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排第一位。有专家认为,2023年将是真正贯彻创新驱动的关键之年。有消息透露,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十年投入创新的资金可达3万亿—4万亿元,长三角地区或增加到7万亿—8万亿元。

04

八大重点任务中还包括“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经济学者马光远有此解读:“2023年,互联网巨头疯狂扩张、跑马圈地、无序竞争、恶性补贴的日子结束了。互联网金融在监管外悠闲自在的日子也结束了。”

0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指出,要解决大城市住房的突出问题。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同时,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实现“租售同权”。有专家据此认为,2023年将是租赁房发展元年。

尽管几年来住房租赁市场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特别是长租公寓出现“爆雷”现象,但这并不会影响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大方向。

06

“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的判断。

07

新冠肺炎疫情走势和疫苗有效接种进度是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而全球经济的疲弱,将影响中国的进出口需求,甚至拖累中国经济,毕竟外贸在中国经济体量中占比很大——这个观点来自学者胡捷。

08

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2023年年中以后才能实现新冠肺炎疫苗的广泛接种;《自然》杂志更指出,低收入国家要等到2023年甚至2024年才有可能接种。接下来,大家将面临一个抉择:打,还是不打?很多人选择观望。

09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首任行长雅克·阿塔利撰文指出:“如果疫苗被证明是有效的,而且没有禁忌症,那么这次疫情最晚会在2023年夏天结束时远离我们。”果真如此,那真是好消息。

10

但口罩还是不能摘。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副所长孙承业表示,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戴口罩是最重要的防控措施之一。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接种疫苗后,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感谢口罩,缓解了我的社交压力。

11

既然口罩还要跟随我们,那索性正视它——2023年9月举行的纽约时装周上,设计师安娜·苏与克里斯蒂安·西里亚诺为每款造型配上与之呼应的口罩。专门设计的口罩链也成了时尚单品,不挂口罩,还可以当眼镜链或项链。

12

学者杨早有一个脑洞:有一种分子面罩,可以根据设定的数据在人脸上凝成一副24小时有效的面罩,仿真度99%,你想cos谁就选谁——李雪琴、王建国或者“五条人”的阿茂和仁科,任选其一。

13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行情研究中心主任格奥尔基·奥斯塔普科维奇认为,服务业、大众餐饮和酒店业、运输业等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才能恢复,不过,对医药和化学工业的投资将增加,“医学正成为新的石油”。

14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表示,美国将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他还承诺在4年任期内投入2万亿美元用于气候行动。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美国的国家形象。更有学者认为,气候变化问题是中美进行合作的增量,是两国必须合作的议题。

15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