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升级迭代,这个词一直被地产自媒体高频的使用着
用来督促与提醒着房企,你的“系统”要更新了
说着简单,做起来难

今天,咱们换个方式 一直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媒体,当了这么久的地产监工
在这个十一长假里,也该歇歇 接受大家的监督一次,看看自己的更新之路

相对于房地产浩浩荡荡的二十年大跃进,自媒体发展相对初级与渺小

不过,再不济也是一群老媒体人,养家糊口的饭碗,值得重视
今天,咱就来聊聊,武汉地产自媒体的迭新之路
02
2023年,新浪微博创立四年
2023年,微信运营两年
2023年,QQ开通十四年

QQ开始有了商务范、新浪微博等待着接班人、微信在情侣间火了

社交世界的三巨头,关系微妙的平衡着,谁都不愿意先出招

这种僵局,被IPHONE4S晋级成街机后,彻底被打破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革了电脑的命、革了报纸的命、革了QQ的命、也革了微博的命
微信取代了微博、短信、QQ,成为了王者
微信公众号,一个代表着官方平台、媒体平台在微信端口的内容传播载体,随着微信用户的几何式爆炸增长,野蛮生长
聚焦到地产行业,除了各大房企及所开发楼盘的官微外

也就诞生了武汉最早的地产自媒体大号之一 “光华楼评”

上面这一组图,一张是“光华楼评”2023年2月18日情人节后的一篇推文
一张是2023年9月29日国庆节之前的一篇推文
前者,自高奋勇而写,闲着也是闲着
后者,被商务约稿而写,推不掉朋友薄面
前者,选图、排版还有点不太高级 后者,配图、两端缩进、深灰、行距,调性十足
前后近7年的时间,光华楼评坚守着、成功着
长时间的稳定的优质出品,让这个大号及出品人杨光华老师,成为了武汉地产自媒体B端大V的领军人物之一
复盘当年的媒体背景,我作为《楚天都市报》地产部下属的五家代理公司中的一名业务人员,年收入也可达十几万以上

可想而知当年纸媒有多么辉煌,可就是在这样的市场下,光华却花了大量的时间运营光华楼评大V号,并且坚持了下来
说明什么, 说明光华老师在六年前,就知道了他是谁、他在哪、他要到哪里去的事儿
一个个抓耳挠腮的夜晚、一篇篇不足百位数阅读量的稿件,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回首来时路,成功者都是这么坚持的

03
如果说光华楼评是兢兢业业的坚持,那么接下来这一位可以说是天赋异禀的高人

首先第一高,公众号的名字就有学问
举个例子,Q小楼
小楼小楼,小妾、小二、小三,总感觉是二级干部

“武汉买房” ,是不是有意无意的写稿中,还必须得带上人家公众号的名字

这是第一高

而第二高,则是江湖传闻
之前武汉买房不叫这个名,甚至都不知道谁在写 因为文峰尖锐、内容劲爆,每周四地产圈万人空巷等更新

那一年,武汉地产圈最大的悬念,不是武汉内环何时到3万
而是这个号到底是谁在运营
然而,谜底揭晓
《楚天都市报》经济部头牌记者,陈珂老师
说实话,我是很晚才见过陈老师的面
但是,我对他印象特别深刻

因为我很早就听说,当时武汉当代的艾总要跟楚报谈合作,点名要陈珂出席

记者做到这个份上,值了
第三高,人长得高
1.88米,不写稿了,人家还能当模特
也是近7年的时间,武汉买房的文章
从标题到排版、从深度到张力,完成了从青铜到黄金的蜕变之路
这位高人,不仅知道自己是谁、在哪、要去哪的事儿

甚至都知道每一步该怎么,剑走偏锋的玩耍着
可能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才华吧
对于这位高人,业内人士却不太喜欢
为啥呢,不是嫉妒,是因为陈老师一写,就把项目的期望提到了无限高

举个例子,CBD的某房企 原来,也是很优质的客户,投放多、结款快

现在,长期签着100万的框架,全年执行3万的排期
然后欠款再拖一年,血亏

大家都在回忆,这家房企怎么回事 原来,自从陈老师跟他们写过一篇文章后,他们认为过往的每次合作都是被敷衍戏耍的受害者,无辜着呢

04
接下来这一位,无论从资历还是功底,或者从江湖地位都应该放到第一位
不过,今天老秦是按照公众号成立的先后时间来排序,所以只能放在第三位
“羊锅说楼”出品人杨杰老师,原任武汉晚报广告部主任、资深记者
我对杨老师,有两点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着我
第一点,业务能力强
2004年,当时我在《武汉晨报》地产部任业务员,被发配到汉阳任“片长”,一共就两盘,复地翠微新城、南国明珠
深耕,没有哪个媒体人比我跟这两家房企的关系好,连老板的司机我都可以一起打麻将
楚报、晚报,连面都见不上 其中一家房企跟我笑谈,有一天早上8点刚开机,晚报地产杨老板的电话就进来了,说明是一直在打
照道理说,晚报是晨报的大哥,不差一两个客户,毛毛雨

可就是这种钉子精神,难能可贵
第二点,稿子写得好
在我心目中,稿子写得好的人很多,但是刻下烙印的却只有两个

一个,是我过往很多领导中的一个,吴静
她写过一篇稿子,题为《南京三金,能否重载起飞》

特别特别特别有才、有能力、有精力的女强人,然而……
一个,是杨杰老师
时年热议武汉跟着北京出台调控政策的合理性,晚报广厦周刊头版半版直击热点,《哥哥生病、弟弟吃药》的雄文,就是杨老师挥毫主笔

这里说一下,报纸的标题跟现在自媒体的标题,还真不一样

报纸的标题,可以很简短
因为同时呈现的,还有小标题、图片,大家一般会扫完全文
自媒体的标题,如果不能够在普罗大众中脱颖而出,怕是连点开的机会都没有

上图依旧是羊锅说楼时隔三年的推文,这就是大师的功底
开口就是金顶,出生即是传奇 从标题、排版、配图来看,风格始终如一
最大的特点,记者的写作印记特别明显

摘要,超过1000字以上的稿子,都会前置中心思想 让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参透全文
05
B端的头部大号,还有一些,因为篇幅、熟悉程度有限,无法一 一顾及,绝无不敬之意,望谅解

接下来,咱们聊C端
当之无愧的NO:1当属《阿松评楼》

聊阿松评楼前,想先跟各位讲一段关于武侠的故事
虚竹,本是少林寺无名小僧,为人善良、记忆力超群
24岁那年,随师傅下山行事,无意中破解珍珑棋局
成为上一代逍遥派掌门无崖子的关门弟子,得到无崖子修炼了七十余年的内力,并成为新的逍遥派掌门
从此开创了一段属于他的传奇人生

原来,这不只是金庸大师笔下的天龙八部,更是武汉地产媒体的江湖神话
独得房天下、大楚网精粹终端资源的关老板,无疑就是武汉地产媒体的 “虚竹”
当时代的红利,砸中某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已经是这个行业的耀眼图腾

网购的马云、智能手机的乔布斯、电动车的马斯克……
移动互联网媒体的阿松评楼
2023年6月28日,阿松评楼注册
那一年的武汉楼市,售楼部都是不开门接客的,房源全都在中介(兔子)手里
这种情况下,媒体、自媒体毫无存在感
小关老板竟然坚持了半年,以他当时的资历及资源,找个月薪1万的工作,应该不难
时来运转,2023年春节过后,房子卖不动了 开发商想试试不一样的玩法,首先想到了阿松评楼
这一发,便再也不可收拾


上面两版推文截图,如果把时间隐去,根本无法分辨孰先孰后

谁曾想,间隔竟三年
说明关老板的文风,很早很早就形成了,深入骨髓的那种
有句话这么说的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努力+幸运=成功
06
接下来这一位,有别于之前的所有自媒体,因为他的灵魂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负责喝酒的,艾总
负责站台的,徐SIR 负责内容的,孙总
负责管理的,袁总
可谓地产媒体中最强的复仇者联盟,在这个结构最为科学的平台上,在别的媒体不起眼的虾兵蟹将都能如鱼得水,签单到手软,买车炒房生二胎随心所欲

他就是占据武汉C端地产自媒体半壁江山的武汉购房荟,旗下运营的大号“小妹买房”、“徐SIR侃房”、“楼市武汉”
他们成功的经验又说明,每一个人都不一定是这条赛道里最强的,但是揉捏在一起却最强的


两篇推文中的小猫咪,这个懒腰伸了两年多,还是那么熟悉、亲切、习惯

这些人,聚在一块,干点什么都能够成功,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07
重点来了,终于轮到自己

今天这篇文章,其实就想写下自己的迭代升级,大神小鬼的蜕变,我哪管得过来

可又怕有点自吹自擂,于是硬生的把大家捧一遍
有人说,人生的进阶就是一瞬间的顿悟,我不否认

Q小楼运营16个月以来,我有很明显的两个顿悟的时刻

左图,是成立之初主动帮南益青菱项目,写的一篇区域起势的文章,没人转、没人赞,但我自己觉得还行

右图,是时隔半年之后,跟天纵时代城合作的一篇商稿

起先是交由咱编辑代劳,当时写商稿,我还是有点发怵
结果,初稿出来后,电话沟通了近一个小时,大概意思就是说,合作不易,望我们认真对待
赶鸭子上架,我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