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

一起来看看

嘉融媒服务站女记者们的风采吧~

做一名女记者

是种什么体验?

清晨,

和环卫工人一起迎接朝阳,

只为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

深夜,哄睡孩子后点灯笔耕,

为了给市民送上最“新鲜”的资讯。

为此,

有人从“小唐”熬成了“老唐”,

也有人从“社恐”变成了“社牛”

......

蒋一超

融媒体中心安亭镇服务站记者

95后、拥有“社交恐惧症” 的我,从未想过可以成为一名记者。还记得第一次拿起麦克风,面对受访者不知如何沟通,说话疙疙瘩瘩,手止不住地颤抖……

如今,我已“破茧成蝶”,随时随地都能成为我的“战场”。最常见的,就是到处找电脑改稿子。最夸张的一次,是在别人婚礼现场,修改即将要发布的新闻稿。还有一次,拿着相机投入地拍着美景,竟不知背后是个水坑,当我还在窃喜拍摄角度不错的时候,下一秒,倒退跌入了水坑,相机泡了水,身上摔得都是乌青块。

步履不停,乘风破浪。做记者最大的变化:“齐刘海”变成“大背头”、小白鞋变成小黑鞋、没有“做五休二”。我戴过安全帽,在工地穿行;当过美食“品鉴家”,亲手剁过肉馅,包过汤圆;在田野里追过蝴蝶,等过夕阳……

不过何其有幸,能成为一名记者。可以多出去走走,用自己的的镜头捕捉身边有趣的片段、温暖的画面,用文字记录难忘的瞬间,将这些刻骨铭心、动人心弦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

陆蓓蓓

融媒体中心华亭镇服务站负责人

新闻工作很特殊,当你成为一名新闻人时,某种程度相当于放弃了性别,你必须勇于“冲锋陷阵”,不畏“急难险重”,才能抓到最真实、最动人、最真切的新闻素材。2023年底,我来到华亭镇开始了我的新闻生涯。从那时起,我便穿梭于村落街巷、田间地头,换上轻便的衣装和鞋子,背着相机不断记录发生在美丽乡村的精彩故事。

记得刚做新闻那会儿,由于从小生活在城区,作为农业“小白”的我对农村、农业几乎一无所知,因此在采访中也闹出不少笑话。新闻报道讲究时效性,为了能保证质量、当天出稿,回到家埋头赶稿的我经常残忍地将女儿关在卧室门外。现如今,经过几年的历练,在和团队小伙伴不停地摸索过程中,即使面对信息大爆炸的全媒体时代,我们也能胸有成竹地做出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

新闻工作有苦有累,但每每拍出动人的照片,写出深度的文稿,制出有趣的视频,一切都变得值得。未来的日子,我将继续坚守最初的热爱,用镜头和笔尖为美丽华亭不断发出“好声音”,让更多人了解乡村、爱上乡村。

黄柳

融媒体中心马陆镇服务站记者

我叫黄柳,小伙伴们都叫我柳柳,做记者兼编辑一晃已经三年多了。记得第一次扛摄像机时,第二天胳膊都抬不起来,但看到一帧帧鲜活的画面就似乎忘记了胳膊的酸爽。

从电视、报纸、电台等传统媒体,到微信、学习强国、抖音等新媒体,我一边学习技巧一边积累经验。一个一个选题啃,在各个平台上,都留下了我的新闻作品。

这三年,我走遍了马陆镇的大街小巷,采访过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彻夜奋战的抗台防汛人员,拍摄过远香湖的樱花雨、荷花基地的荷塘月色……每当采写的稿件被录用,我都欣喜万分。

印象最深的是疫情爆发期间,我看到援鄂护士的脸庞因长期戴护目镜和口罩,脸上留下了勒痕,援鄂归来,“一桌香喷喷的团圆饭”让人泪目。

做记者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我热爱这份职业,并将秉承这份热忱继续努力,为嘉定新闻宣传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唐凌斐

融媒体中心嘉定工业区服务站记者

2023年我正式加入新闻宣传队伍,当年5月,嘉定工业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运营。初来乍到,领导就把微信采编的任务交给了我。

从此,一支笔、一台相机,开始四处奔波,品尝人生百味,书写生活点滴。几年下来,我从同事口中的“小唐”变成了“老唐”。我走过崎岖荒凉的乡间小路,也试过在一天来回驱车80、90公里,为了拍到一张好照片翻墙爬坡,在大风大雨中拍摄素材,在高温酷暑下挥汗如雨,这些都是为了写出一篇篇有惊喜、有获得感、有回味的报道。

那是一次冬夜里的采访,正好强冷空气来袭,凌晨一点,外面下着大雨,虽然把自己裹成了“粽子”但还是不自觉打哆嗦。在寒风中和菜贩子唠嗑,看包子铺的老板揉面……凌晨五点,还在街头拍摄环卫工人工作的画面。我们忙而不乱的生活背后,总有一些人承担着生活的艰辛、琐碎和粗陋。

2023年6月,我跟着“扶贫小组”来到了云南,每天至少5小时的颠簸车程。下乡进村,我看到为了采菌菇天不亮就出门的老人,要走几小时山路回家的孩子,房子破旧、家徒四壁却依然对我微笑的老奶奶……云南的一切都留在我的记忆里、镜头下。每晚回到酒店,身心俱疲的我还是选择通宵至凌晨2、3点,将稿子赶出来,让大家看到贫困县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让更多的人去帮助他们,尽我的绵薄之力。

做记者这份工作,很累、压力很大。不过,成长得也特别快,让我对身边的人和事有了不同的感悟。

徐丹凤

融媒体中心嘉定镇街道服务站记者

我们街道服务站是一支平均年龄26岁、充满活力的年轻队伍,91年出生的我,自然担起了“大任”,时常被同事笑称是“服务站站长”。

平时因为媒体工作繁忙,我时常需要身兼数职,是记者,也是小编,还会做摄影、摄像。敏锐背后,亦有温情,不管是战“疫”时刻的逆行而上,还是平凡生活中的点点微光,我的目标永远都是:第一时间捕捉新闻点,写出“走心”报道。

在新闻生涯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采访是2023年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中,李惠英奶奶坚持记账61年,她的账本里记录了嘉定人吃穿住行用的变迁。在2023年,街道计划拍摄《我们的小康生活》纪录片时,李惠英奶奶的事迹立刻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在我和同事的一起努力下,微电影《六十本流水账里的小康生活》顺利拍摄完成。

陈晨

融媒体中心南翔镇服务站记者

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已有5年,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南翔发展的点滴。在记者这个角色上,从新手到得心应手,不仅需要知识和经验的储备,更要有不畏惧不怕苦的精神。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做过的一条“南翔市民银翔湖边连救三人”的新闻。那天早上6:00,我收到市民爆料。新闻讲究时效性,得知当事人的联系方式后,我马上联系采访,为了尽量还原事情的始末,还去事发地点调取公共视频画面,最后稿件呈现的效果也很不错。这件事情让我更加深信,新闻工作者要保持着一股冲劲,有时效性有看点的新闻一定会得到大家的关注。

新闻工作极具挑战性,虽然辛苦但也乐在其中。面对未来,希望自己依然能饱蘸激情,笔耕不辍。

陆佳琪

融媒体中心真新街道服务站记者

我在2023年8月加入嘉定区融媒体中心真新街道服务站,从未想过大学时的一腔热血能成为我如今的前进目标。起初,无论是采访、写稿,还是拍摄、剪辑,我都是“菜鸟级”选手,但跟随同事们的脚步,我不断地努力与成长。

第一次独立完成的视频拍摄与剪辑是关于林荫大道的美景。炎炎夏日,一条道路我来回走了十几遍,就为了能找到最美的拍摄角度。那也是我被区里录用的第一条短视频,十分有成就感。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采访是关于一对老夫妻与楼里热心邻居们的感人故事,当时去到老夫妻家中,刚与老奶奶聊了几句就有邻居来送菜送饭,还有出门采购的邻居热心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一家有难大家帮,一家有事百家忙,这幢楼里的邻里关系如此和睦、深情,十分触动我,便用文字记录,将这份温暖与感动传递给大家。

自从成为一名记者后,我仿佛有了一种“强迫症”,对身边人情事物的敏锐度一下子提升,第一反应就是考虑是否有新闻价值。身边人常说我为工作“走火入魔”,但我自己很享受这种状态,能接触到不同的人事物,学习到很多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我喜欢越来越能发现身边美好事物的自己,更欣赏在工作中风雨无阻、痛并快乐着的自己。

董红

融媒体中心江桥镇服务站记者

“保持热爱是圆心,努力向上是半径”,我叫董红,是一位文字记者,参与媒体工作半年有余,是一枚新“媒体人”。

与新闻结缘于大学期间,虽主修汉语言文学,但出于爱好,我一直担任校报、院刊的记者,跑到隔壁的凤凰传媒学院去蹭课是常事。去年8月份,我终于如愿通过考试,有幸成为嘉定区融媒体中心江桥镇服务站的一名记者,从事自己热爱的文字工作。

得益于领导的信任和经验丰富的“大神”相助,我报名参与了2023“春雨工程”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撰写活动稿件时,我在增强文字可看性方面遇到“瓶颈”,团队宋老师赶紧支招:“小董,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尝试多挖一些细节和有亮点的场景描写。”互帮互助的团队氛围让我很有归属感。

在顺利完成活动稿件后,我得知文化志愿团队在实地探访中,意外发现贵州省务川县茅天镇石龙完全小学玻璃窗年久失修,多面缺损。志愿者给我展示了冬日里小朋友满是冻疮的手部视频,作为一名妈妈,我看了很受触动,虽然活动稿件已发布,但关于爱心捐赠方面,自己很想跟进再做一篇报道。

贵州之行,在酒店大堂赶稿

从贵州遵义到上海嘉定,我始终与文化志愿者保持联系。后续了解到,嘉定区文化志愿服务团队联合“芨芨草”公益组织发起“暖窗行动”,将筹得款项全部用于完善该校的基础设施,石龙小学也特意送来锦旗表示感谢。这件事情让我懂得,新闻不单是传递信息资讯,还能传播更多的温暖和正能量。

作为媒体工作中的“新新人类”,我会保持热爱是圆心,努力向上是半径。多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不断进阶,不负这份热爱。

周虹

融媒体中心外冈镇服务站记者

记录交警在风雪中执勤,跟着农户到大棚里聊收成,来到企业倾听项目负责人畅谈未来……背起相机深入到一线进行新闻采访,转眼,已是五年。

虽然这份工作节奏很快,很辛苦,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份采编的工作,时常可以和不同的采访对象交流。印象中比较深的是一次撰写的关于某汽车企业扩产的一篇的报道,“汽车连接器是什么?”受限于本身的专业背景,加之对这一行业了解甚少,在写稿之前,我甚至连产品的具体功能都不清楚。为此我提前上网查阅了大批资料,形成初步思路后完成了采访,再经撰写整理后形成初稿,又与在企业负责人反复沟通中修改了数稿,最终才顺利完成发布。

虽然这中间过程是“痛苦”的,但在得到领导和读者认可时,还是会觉得很欣慰。如何将新闻工作做得更好?我觉得答案是——唯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不断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让新闻报道更生动、更精彩。

朱敏敏

融媒体中心菊园新区服务站负责人

2011年开始接触媒体工作,中间也任职过其他的岗位,零零散散加起来,我从事媒体工作大概有9年多的时间了。

说来惭愧,学生时代最不喜欢的一门课就是语文,没想到工作后文字工作却几乎成了我的主业,加上我没有新闻科班的学习背景,所以刚开始从事媒体工作,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但我发自内心喜欢媒体工作,每当完成一个用心挖掘的报道,那种喜悦更是难以言表。

媒体工作着实不易。首先是选题,在年年岁岁花相似的选题中发现不一样的立脚点往往很难。另一个是时效性,一个热点往往不会太长,稍不留意,报道热点往往就会如时间一般悄无声息地溜走。还有一个是新鲜感,尤其是融媒体时代来临后,各类短视频脱颖而出,而如何跳出传统媒体报道的思路去策划、制作新颖的短视频类新闻,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些年来,我采访过不少人,也撰写过不少报道。大夏天里,我去过工地,戴着安全帽跟着工人爬上过顶楼,感受到户外职工的辛劳;台风天里,我去过封闭的桥下,徒步涉水出镜做着现场报道,耳边是台风呼啸的声音;我体验过清晨、夜晚赶新闻的辛劳,也体验过优秀稿件带来的掌声;我遇到过热心的市民滔滔不绝地介绍各种情况,也遇到过公益推荐美食而被质疑拒不配合的店家……不论怎样,未来我将继续饱蘸热情前行。

方露红

融媒体中心徐行镇服务站记者

我叫方露红,参加媒体工作8个月。初入职场,选择记者作为自己的职业,以第三人的视角去探究别人的故事,在一次次的采访中感受社会的变迁,让我对多元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知。

采访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姚爷爷和他5.5米仙人柱”的故事。姚爷爷养护一颗仙人柱15年,现在已经长到了5.5米,因为寒冬来袭,家中无法放下这颗仙人柱,便想寻求媒体的帮助,让他的“宝贝”平安度过寒冬。

在这次的采访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热爱生活的人总能被爱所包围,在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在自己所热爱的事物上时,世界都会变得明媚非凡,像姚爷爷热爱种植一样,十五年如一日,总能有特别的惊喜。对于我今后的工作也是如此,将喜欢投入到工作,将热情倾注到事业,总能收获别样的惊喜。

邓芸

融媒体中心新成路街道服务站记者

我叫邓芸,加入服务站已经快2年了。由于我们团队人员较少,所以记者、编辑、摄影、摄像不分家,也就是老话说的“女人当男人用”。

“当男人用”放到现实工作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我印象中最深的是2023年冬天,在一次领导走访调研活动中,我作为随行记者,手拿相机整整4个小时,拍了500多张照片。由于当天就要出新闻稿,回到办公室,来不及休息就开始抓紧挑照片、写文稿、做编辑。等第二天,才发现拿相机的手已经抬不起来了。

从业时间不长,但我却发现了一点“新媒体”诀窍:一篇合格的新媒体稿件还得内容为王。这个内容不仅包括文字,更多得是一种图片、视频的图像语言。有时这种无言的新闻记录比文字更具传播力、感染力,更容易获得粉丝、读者的青睐。

新媒体时代,新闻要有新表达、新表现,我很感谢这个时代,因为“新”的要求把放到了这个岗位上,我也很幸运,在工作中能凸显出我摄影的“新”爱好,未来,我会不断尝试新方法,走好新媒体的“新路”。

祝所有在平凡和不平凡中

坚守的姐妹们

节日快乐!

通讯员:蒋一超、陆蓓蓓、顾姚星、黄柳、唐凌斐、朱佳丽、陈晨、陆佳琪、董红、周虹、朱敏敏、方露红、张馨文

编辑:徐宇、王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