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快手在港交上市的成功,大家都在说着快手如何如何?

实际市场的反应也特别疯狂:第一天开盘就涨 200%,最终收市市值 1.23 万亿,总市值超过百度、小米、京东。

这两天发现了李曌[zhào]在捕手志上的一篇文章写的非常的好,这里摘读分析下。

1. 快手的初心认为这个世界是值得被记录的

初心这也是长征路上宿华和一笑坚持的原因。前行路上有的人选择勇敢面对,有的人则选择放弃,而创业中途还有更多的人会选择放弃。

快手认为 AI 与视频结合后,用户的体验与变现带来了双重提升

首先,多年前的爱奇艺和优酷等在长视频领域肉搏时,估计也没怎么看上短视频这个赛道,早做晚做一样来得及。然后却完全低估了移动时代 短视频 + UGC 机制的强大。当然,对于 “U”,大玩家们如头条、京东、淘宝等众多虎视眈眈核心啊? 

2. 参差多态

通过 AI 发现兴趣、地理位置、关注这三个核心机制,让用户的连接可以高效组织起来,形成在一个大平台下若干不同的生态。这跟理解中的「参差多态」。当有了多样化的分发机制后,人群就能够被充分的链接,从而形成共情和催化。催化出了打赏、直播、电商等模式。这些,都是在人群密度达到一定之后涌现的经济行为。

在解释这个多态时举了几个例子:

京东的中心化分发,通过直营模式筛选出有限的品种分发给用户,体验好增长快但是内部不会形成生态。

淘宝给用户的体验就是让你逛逛逛,带来丰富信息的同时,却能够形成巨大的生态秩序。

抽象来看就跟实现的网络结构一样,究竟是 Master 做中心化决策呢,还是民主竞选方式决定去构建生态?

没有太多反驳的证据好下结论,但直觉觉得有点两个极端好像都不太行吧?但文中说抖音在从中心化分发学习快手...

3. 在数字化世界里,当下的人已经是半个机械人

电子产品成为身体的外延,如果脑机接口真来临,可能你和我都会都存在于一个程序中... 身处「The Matrix」,它能让你一直很爽。世界成了一场梦,这是智能的价值吗?精神和肉体真的可以分离而存在吗?细想来有点吓人,就如思考我死之后我是谁一样,有点杞人忧天了。但这究竟会是「茶」、「咖啡」还是「毒品」,未来或许真的就在一念之间。

4. 关于平台的生命力

作者也打了个比方:

BBS的社区形态在日活达百万后就容易产生极大的噪音;

Twitter、Instagram代表的社交网络可以支撑过亿的有效日活;

所以结论是因为关注会产生更好的结构,从而支撑生态的稳定性?关注形成的社群有大有小,社群之间还有连接,能够产生更好的结构。当网络层级越细分、连接越多、密度越高,你的生态系统就会变得特别强势。

快手认为:粉丝资产非常值钱,这就像你的自留地,你可以自己耕耘。

一下子明白了腾讯为啥股价一飞冲天,几欲高攀不上了...

按照这逻辑,用户的核心关注是最重要的资本,社群生态是宝贵的资产...

腾讯的市值可以再扩大很多很多

字节跳动跳动在短期和腾讯势必大规模厮杀

也许科技的领域内正在酝酿着巨大的改变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三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