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平常见过上图这个杯子没有?几年前日站君还能去日本出差的时候,回国就曾给朋友带过一个做伴手礼,做工超级精良,完美体现了日本匠心制造的工艺。

这个由1956年起家的“田岛硝子”制作的“富士玻璃杯”,每个杯子都为手作,底部特有的富士山形完全还原富士山本体的形态,配上不同的饮料,会显示出对应的色彩,非常典雅。

随着杯子的“出圈”变身网红杯,大大小小的山寨品也蜂拥而出,厂商从2023年就开始与山寨厂们“作战”,相当折磨。

而最近,这个66年的老店又摊上了离离原上谱的破事…

好好的一家店,被“破产”了

· 破产大清仓?假的!·

上个月末,有日本网友频繁收到twitter推送的“富士玻璃杯大清仓”广告,好奇之下就调查了一下,发现“工厂倒闭,全部半价”完全是欺诈谣传!

另有网友发现所谓的倒闭清仓货,大多数都是从中国国内出口的山寨产品,出品方恶意编造了“由于新冠疫情原因,工厂破产”的谣言,促进销售。

日站君寻思了一下,发现这套路我熟啊?不就是“江南皮革厂倒闭啦”的路数吗,梦回2023年啊属于是!

后续相关统计,广告发出后,仅仅一个下午,针对杯子的咨询就有400多件,并且产生了不少盗版受害者。

没想到10年前的套路绕了一圈又跑到海外去了,居然还挺有效果越传越大,惹的田岛硝子的正规进货商都慌了,赶紧澄清谣言。

· 真相水落石出,然而山寨永不停息·

随着警惕的声音慢慢增多,事件逐渐平息,但是网友们发现,相关的产品还在大摇大摆的打广告贩卖。

更经进一步发掘,这些打着“工厂清仓”名号的网店,不仅玻璃杯上的富士山是P的,使用的仓库图也是盗图。

还有一位网友曝光说:之前其实还有“三德菜刀倒闭清仓事件”,用的都是同一张图……都没有其他素材可用了是吧!

最搞笑的是,有一位网友发现自己买的是假货后申请退货,结果还接到了商家的“指责邮件”称:你对别人造成了这么大的困扰,也不说一句道歉吗?

大家表示,居然被诈骗的给教育了一番,属实宝贵经验,离谱到家了!

· 挂羊头卖狗肉的店,属实不少 ·

随着瓜越吃越大,一位名叫涩谷卓人的网友po出了防范注意:特别要留意一些“_shop,_mall”为后缀的账号店铺。

经他深扒,这些店铺都有着同样的介绍语、同样的套路,大多数来自于两家公司:Lucky e-commerce有限公司和扬州暄和个人用品有限公司。

日站君好奇之下,也随手点开了一个名叫jp-moco的网店网址,发现整个网站相当粗制滥造,各种衣物箱包数码产品不知道从哪里找的图,看起来都十分山寨。

公司介绍只有一个简单的页面,一看就是那种套模板的说明,并且没有任何公司地址和其他信息。

再看联系信息,按着留下的电子邮箱顺藤摸瓜,居然又被导向了另一个粗制滥造的网店网址!好家伙,搁这套娃呢是吧!

由于这种套皮店铺有好几千家,所留信息极少,根本无法溯源,让正规店家也无可奈何。3月8日,田岛硝子店无奈发出声明,提醒消费者注意,避免购买到假货。

更直指“通过以新冠疫情博得同情,进而造谣店家破产实在是过于卑劣”!确实啊,你卖山寨先不说,以疫情原因造谣还说人家公司倒闭,真的属于是缺德下三滥到家了!

山寨与正规,艰难的大战

· 老牌店的艰难维权 ·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田岛硝子第一次应对类似的情况了,而几乎每次与山寨的“战争”,结局都以失败而不了了之。

从最开始的富士山系列杯上市之后,几乎店铺的每一个新品,都会被山寨厂商完全下位代替+复制。

作为日本国家指定传统工艺,田岛硝子开发了诸多玻璃纹样:玉矢来纹、鱼子纹、星纹、春菊纹、六角笼目纹、麻之叶纹等,深受玻璃制品爱好者的喜爱。

而这些产品纹样统统被山寨厂商“拿来吧你!”,以更为劣质的做工和低廉的价格放在市场上贩卖。

其中,号称玻璃烧制界最难的“黑色”系列开发出后,也被以简单刷漆的形式进行了山寨,让人可气可笑。

由于普通的电商产品图,很难呈现玻璃切割上的细节和深度,让一般的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

而只有实际上手对比之后,才能发现正品与仿品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因此在正品防伪上,田岛硝子一直深感头痛。

如前文所述,2023年田岛硝子就曾发布了对山寨品的公告,然而显而易见并没有什么卵用。

随后采取颁发证书的方法验证,并在2023年10月再次发布关于出口产品的防伪须知,但是山寨厂商依然我行我素。

直到现在,老铺已经躺平了,在这次事件之后过后十几天才发布了公告,想来也是有苦难言。

· 多数正牌店,最终选择躺平 ·

这实际上,对于大部分的山寨产品来说,正规厂商除了“躺平”,几乎毫无办法,之前日站君在介绍网红氛围灯的时候,也给大家分析过了。

一款灯背后有着千亿级别的网红消费市场,如此肥的肥肉不可能招不来山寨,维权维不彻底,令人疲于奔命,只好躺平。

好在灯厂打造出高端品牌形象,走上了差异化道路,彻底远离了底层市场,才得以保住利润。

而像已过世的设计师沈文蛟手上的“NUDE衣帽架”等大众家居类产品,则和田岛硝子一样,维权无门又没办法细分市场,不得已喊出“原创已死”。

也正因为如此,盗版山寨厂商也越来越肆无忌惮,山寨手法推陈出新,群魔乱舞。比如去年的“日本铁锅中国造”就成为了热搜笑话。

劣币驱逐良币,到的最后,可能只剩一地鸡毛,最终伤害的还是消费者的权益。

抵制山寨,是为了什么?

现在,我们经常也能看到一些“反山寨抵制”的观点,比如“山寨让正品有了知名度”、“山寨促进市场发展”等等,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这真的是好事吗?

虽然山寨很难根除,延续了几十年、几百年也客观存在,不过日站君最近观察发现,山寨的形式已经开始野蛮发展,以前我们大多是看到海外的产品被山寨后在国内销售,而现在则渐渐地通过各种电商渠道,反向倾销出口——如同“恶之花”的生长一样,越来越多样化。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不好的兆头。

要知道,除了伤害到设计师与正牌厂商本身的经济利益之外,如果我们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不加以遏制,可能这个“毒”会如滚雪球一般越变越大,最后发展成为不得了的形态。

到了那时,我们作为消费者,又能获得什么呢?